【大河之北·河北人文地理解读】建筑篇(下)丨凝固音乐

2021-10-29 11:10:46 来源:河北新闻网

【阅读提示】

18世纪德国哲学家谢林在《艺术哲学》中,总结出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不仅仅是我们在生活中寻求庇护的所在,还是我们改造世界艺术手段的体现。

河北各地的近现代建筑,从风格、工艺、造型及材料等不同侧面,见证、反映了河北近现代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轨迹。

这些建筑既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元素,也通过吸收使用外来建筑形式和工艺,实现了风格和功能的多元。

秦皇岛北戴河班地聂别墅。  潘如辉摄

现代建筑的开端

百年老建筑背后的近代化历程

2021年6月19日,秦皇岛,北戴河,东经路。

“这种结构正是北戴河别墅群的一大特色。”北戴河文保所副所长王学功,指着班地聂别墅全部使用不规则毛石砌筑出的规整高台介绍。

高台,是沿海区域建造别墅时起支撑作用的一种特殊地基。说它“高”,因为这种地基往往超过一米。“台”,指的则是其半地下室的结构。

“这种高台是为了应对沿海潮湿的气候,”王学功说,“在北戴河现存的117栋老别墅中,几乎每一栋都能找到相似的高台。”

这些老别墅,分布在今天秦皇岛北戴河区的东经路、鹰角路、保四路、草厂西路等不同地方,分别处于北戴河的山麓、海边、绿荫等不同风景区。

新中国成立前,北戴河的老别墅一度有719栋之多,涵盖了美、日、英、意、俄等20多个国家的不同建筑风格。

“鼎盛时期,北戴河别墅群和庐山、青岛、厦门别墅群,被誉为全国四大别墅群之一。”北戴河文保所所长闫宗学说。

像其他几个著名别墅区一样,北戴河别墅区也曾有许多近现代名人在此流连。著名诗人徐志摩就曾在《北戴河海滨的幻想》中写道:“我独坐在前廊,偎坐在一张安适的大椅内……廊前的马樱、紫荆、藤萝,青翠的叶与鲜红的花,都将他们的妙影映印在水汀上……从树的间隙平望,正见海湾。”

文中提到的前廊,正是北戴河别墅群的第二个特点——明廊。

北戴河别墅均带有回廊,从一面、二面、三面到四面回廊不等。宽阔的廊檐并不符合当地人的居住习惯,但足够宽阔的区域,却满足了这些别墅建造于海滨之地的主要用途——度假休闲。

在度假休闲中享受滨海美景,使得北戴河早在20世纪之初,就和夏威夷齐名,被誉为东亚避暑胜地之冠。

1891年,英国工程师金达在勘查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线路时,发现了北戴河村绝佳的地理位置。随着金达在其“朋友圈”内的广泛宣传,1894年,英国人史德华在北戴河修建了第一栋海滨建筑。

这一年,津榆铁路通车。北戴河作为沿线站点,有了交通上的便利,吸引了众多前来避暑的外国人在此落脚,就此留下了各具特色的老别墅。

1898年,面对越来越多外国人在北戴河强占土地的局面,清政府辟秦皇岛为自开口岸,划定“戴河以东至金山嘴沿海向内三里,及往东北至秦皇岛对面为各国人士避暑地,准中外人杂居”,以限制外国人的活动范围。

北戴河的开发,因津榆铁路而起,而津榆铁路的出现,则缘于唐山开滦煤矿的开发。

在燕赵大地上,采用西式结构、材料、施工方式的近现代建筑,正是伴随着中国北方近代工业在河北的发轫而出现的。

唐山赵各庄10号洋房。  河北日报记者白云摄

2021年5月13日,唐山市赵各庄矿洋房区。

开滦集团赵各庄矿业有限公司退休职工常青,又一次到这里核实洋房的各种尺寸。出于对这些老建筑的喜爱,多年来,老人一直在自发绘制老洋房的结构图。

在10号洋房前,常青敲敲硬杂木的窗套,摸摸焕发着金属色泽的黄铜纱窗,“一百多年了,还这么结实!”

这栋两层建筑,建筑面积841.99平方米,修建于20世纪初,也是历经大地震浩劫后,唐山唯一一栋保存完好的二层老洋房。

洋房底部为1.5米高的坚固条石地基,其上框架和顶梁均为木制架构,顶梁之上又增加了悬空铁瓦。这种特殊的轻质结构,也是10号洋房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冲击中,仅出现一根木制支柱略有位移的重要原因。而周围数十栋洋房却倒塌殆尽。

10号洋房主体结构采用美国红松,需雕刻的部位为硬杂木。进门的拼花瓷砖,历经一百多年花纹依然清晰,只是稍有磨损。洋房窗子的插销,大部分也仍能正常使用。

这样一栋高规格建筑,出现在一百多年前的赵各庄并非偶然。

“这要从唐山煤炭业采用西法采煤说起。”唐山师范学院教授闫永增说,20世纪初兴建的赵各庄矿,引入了很多外籍工程师,类似的洋房主要供给当时的外籍矿师居住和办公使用。

1878年,开滦煤矿的前身开平矿务局开建,开启了中国煤炭工业的源头。开平矿务局引进西方设备技术开采煤炭,唐山由此崛起了中国近代第一座机械采煤的大型矿井,也迎来了第一批外国工程技术人员。

此后,1889年,唐山细绵土厂生产出中国的第一桶水泥;1914年,唐山德式启新瓷厂在中国率先使用陶瓷机械,烧制出第一件标准卫生瓷;1921年,秦皇岛耀华玻璃厂在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家采用“机制平板玻璃”工艺……这些企业,为近代中国生产出了第一批国产近代建材。

如今,它们的老厂房也都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工业遗存。但透过这些百年老厂,依稀可见我国一百多年间的工业发展进程。

石家庄正太饭店。 王惠岭摄

三张老照片定格城市勃兴

“这就是正太铁路的开通仪式。”

2021年7月9日,石家庄文献收藏家王律小心翼翼地打开一本8开大的《正太铁路》影集——这本影集1913年由法国巴黎昂贝尔出版公司出版。

照片上有一群身穿马褂、头戴花翎的清朝官员和西装礼帽的外国工程人员,他们身后是一座车站,正前方为一条铁轨,车站上方的法文写着“从石家庄到太原府”。

这张照片一经面世,就引起了河北传媒学院教授李惠民的注意。他研究石家庄近现代史已有多年。

“看左上角——带老虎窗的二层建筑,就是正太饭店南北两排坡屋顶建筑。”李惠民说,这也是目前现有资料中,最早拍到正太饭店的图片。

时光,透过这张照片,来到2021年。

6月1日,正太饭店,翠绿的爬山虎覆盖了绝大部分的墙壁,给这栋略显古朴的建筑更增加了几分年代感。

建筑的东立面有着明显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南立面一层为巴西利卡式连续拱券外廊,二层为开敞柱廊,三层为尖顶,建筑布局极有韵律。

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形,外侧有一圈柱廊。这种建筑形式在西方大都市里曾常用于法庭或者大商场。而精致的老虎窗、屋顶坡度的转折以及法式廊柱等则为明显的法式建筑风格。

1907年,正太饭店所在的位置,是正定府下设的获鹿县石家庄村村东。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村侧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栋精致的法式建筑呢?

“这得从这张照片上的正太铁路说起。”李惠民介绍,1898年,清政府照准在山西太原到正定府柳林堡(今石家庄柳林铺)之间修建铁路。1904年,正太铁路总工程师、法国人埃士巴尼将这条铁路的东起点改设到了石家庄村东。

1902年修建的卢汉铁路(今京广铁路)也从石家庄经过,并在石家庄村东设站枕头站(今振头)。1907年,正太铁路通车后,两条铁路因轨距不同并不能对接,南来北往的货物需要在两铁路间转运。这使得532人的小小石家庄村,成为商业聚集之地。

而法式风格的正太饭店,出现在法国人主持修建的正太铁路旁,服务于日益兴盛的铁路运输贸易,也就不足为奇了。

鼎盛时期的正太饭店,拥有69个房间。即使现在走进这座建筑,当年的奢华随处可见:正门入口处的拼花地板鲜艳大气,旋转木楼梯虽漆面脱落但雕花精致,南北楼的两侧都有宽阔的圆拱形廊檐,每一个房间都铺着木地板。

正太饭店硬件设施豪华,当年的服务标准也极高。李惠民介绍,由于起初接待外宾较多,饭店不仅提供中餐和法餐等,连茶役、厨师也都受过专门的法语、英语培训。

装修豪奢、服务高级的正太饭店,成为当年往来石家庄的社会名流和军政要员的首选。

军阀混战阶段,阎锡山曾在这里召开过军事会议。

张学良、杨虎城多次到石家庄,都曾入住正太饭店。

众多军政要员频繁出入正太饭店的背后,是石家庄作为现代城市的勃兴。1925年,随着工商服务业的发展兴盛,石家庄申请建市,正太饭店一时风光无限。

李惠民翻出另一张出自《驻石侵华日军相册》的老照片:正太饭店正门堆满防御沙袋,门口有日军巡逻。这张照片拍摄于1937年10月11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寇迅速占领石门(即今石家庄),并将正太饭店作为日寇第一军兵站部后勤供应基地,被日伪铁路管理机关办公场所占用。

“对于日军来说,石家庄军事地位太重要了。”李惠民介绍,1939年10月,正太铁路完成改轨,1941年2月,石德铁路建成。这时的石家庄扼平汉(今京广)、石太、石德三大铁路,成为华北重要的交通和物资枢纽。

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

代表着石家庄这座城市重要转折点的时刻,同样被记录在一张老照片中——几名解放军战士拿着枪从正太饭店门前跑过。当时的正太饭店和大石桥,正是国民党在石家庄的最后据点。

“这张照片刊载于1948年第30期《东北画报》。正太饭店是这附近最高的建筑,也因此,红旗插上正太饭店楼顶意味着石家庄的解放。”李惠民说。就这样,正太饭店完整见证了石家庄从一个小村到交通枢纽再到人民城市的全过程。

20世纪50年代,石家庄迎来新中国的工业发展高潮,棉纺厂、制药厂等纷纷落地京广铁路以东,这改变了石家庄在日占时期向西发展的格局。正太饭店则隶属铁路部门管理使用,一度被用作单身宿舍、办公区。

2008年,正太饭店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5月31日,沉寂多年的正太饭店再次热闹起来:石家庄推进中央商务区项目建设,要把正太饭店修缮加固,恢复这座百年老字号的使用功能。

正太饭店外围开始施工,轰隆的机器,将重新唤醒正太饭店,寻回石家庄的原点。

华北制药厂工作塔。 河北日报记者白云摄

两组厂房和“一五”记忆

在今天的石家庄和平东路,有这样两处具有明显苏式风格的工业建筑群。

它们以和平路为界,分为南北两处,风格相似又各有不同。路南的窗户全部为直角,路北的窗户为直角和圆拱形间或出现,但所有门窗洞口的尺寸比较大,明显有别于中式建筑。

这就是今天的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部及华药康欣有限公司。

“这两处厂房,是‘一五’期间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中的两项,都由苏联专家设计,带有鲜明的苏式风格和时代特色。”如今93岁的刘剑章,曾在华北制药厂筹备处秘书科工作。1955年华药落户石家庄时,正是他最早为苏联专家设计图纸收集了基础资料。

我们今天看到的和平路北侧的华药原淀粉厂厂房,中间圆拱形入口为5层,以此为中心,两侧缓慢降低至4层、3层。长达219米的淀粉厂车间,所有生产工艺在一个厂房内完成,这与路南一道工序一个厂房完全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呢?

“你看和这个字母像不像?”刘剑章颤抖着手在纸上写了一个“п”——这个俄文字母,读po音,像极了淀粉厂的建筑造型。“华药选址落户石家庄时,这里还是一片茂盛的庄稼地,石家庄市委的同志曾语重心长地跟我们说,东郊是一片机井地、高产田,你们要节约用地。”

原来,按п字形的厂房设计,初衷是节省土地资源。

“你知道拱门上的这些图案分别代表什么吗?”7月13日,带记者走到原淀粉厂门前,华药康欣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郄佳指指两道巨大的圆拱门。拱门上方,从下往上,分别是一串紫色葡萄、华北制药厂名、两片绿叶、镶满种子的时钟以及飞翔的和平鸽。

“葡萄代表着这里生产葡萄糖,种子代表玉米原料,和平鸽则代表苏联援建我国的友谊。”郄佳解释,这处厂房正是以玉米作原料,生产出淀粉、葡萄糖,供给一路之隔的抗生素厂。

事实上,以这两个项目为主体的华北制药厂,是以重工业为主的156项工程中为数不多的轻化工项目,也是当年举全国之力建设的、当时国内唯一的抗生素大厂。1958年,华北制药厂正式建成投产,彻底结束了中国对青霉素、链霉素进口的依赖,中国人从此用上了自产的抗生素。

以现代的建筑风格看,工业建筑大多只为满足生产所需,很少采用精致的修饰,但在淀粉厂的建筑外形中,这样的精致几乎随处可见。

“看中间和顶楼的腰线。”顺着郄佳所指,位于2—3楼中间一道贯穿的腰线切割整齐,和顶楼的腰线形成呼应。入口正门两侧的两道木门,门套采用了雕花汉白玉装饰,配合着整体灰白建筑,看起来庄重典雅,让冷峻的工业建筑带有艺术之感,也让人从细微之处体会到当年重点工程的建设标准之高。

但对更多老石家庄人来说,说到华药,尤其是淀粉厂,印象最深的可能还是它的玉米机械化仓库。

外观独特的玉米机械化仓库分两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工作塔和圆仓-星仓。其中,72米高的工作塔,在很长时间里,都是河北最高的构筑物。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华药商标,中间高高耸立的,就是工作塔。

“工作塔的建设过程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刘剑章回忆,在苏联专家指导下,采用了当时先进的升模建造工艺,用巨型钢制模板卡在工作塔上,建设一层,升高一层,“建设过程中,就有很多人好奇,这建成了得是个什么样。”

72米的工作塔,只相当于今天24层民居的高度,但在当年的城市建筑普遍只有一两层高的情况下,已是堪称“高耸入云”的城市地标。

在那个年代,年轻的工人们曾以在这座高塔里工作为荣。

“我当年在厂里负责升旗。每次爬到塔顶升旗时,总会忍不住朝远处看——向北能看到正定大佛寺,向西能看到鹿泉西山。”2021年5月19日,82岁的苏风臣站在工作塔旁边,不无怀念地讲述。他16岁考入华药,是工作塔里的第一代工人。

紧邻工作塔塔北的两条铁轨已经锈迹斑斑。苏风臣蹲下去,摸了摸这个铁家伙,“那时候,从各地运来的玉米,就从这里,一车皮一车皮通过塔底部的斗式提升机,完成仓储、称重、过筛、净化的过程,通过横跨空中的管道,进入南侧的淀粉厂车间。”

如果说工作塔的建造,难在高度,那么圆仓-星仓的建造,则难在精密。

单个圆仓和星仓最大容量分别是600吨和100吨,它们同时装满,可存放15600吨玉米。“建造前先在地下挖出一个十几米深的大坑,将木头一排排打下去,浇筑沥青,来增加地基的承重。”苏风臣回忆。

在河北境内,类似苏式风格的工业建筑,并非只华药一处。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工程,落地河北的还有石家庄热电厂、热河钒钛联合工厂、峰峰马头(中央)洗煤厂、峰峰通顺2号立井等。这些项目及其配套和相关工程,共同奠定了河北现代工业基础和产业支柱。而这些工业建筑典雅大方、厚重且不失精美的苏式设计风格及其先进的建筑工艺,对当年河北工业建筑的设计、建造无疑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2019年,华药淀粉厂和抗生素厂部分建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2021年7月,石家庄市政府明确,将深入挖掘其工业遗产资源和工业文化底蕴。

承德星空图书馆。 刘晓敏供图

民居建筑的演变

民用高层:城市“长个儿”记

建设单位:棉纺二厂

施工单位:河北四建

天津大学设计院设计

1991年建

这几行红色大字,喷涂在今天石家庄青园街谈南路交口的棉二社区1号楼楼体南侧,字迹已略有些褪色。

棉二1号楼,这栋Y字形高层民居,以及同一社区的15、33号楼,正是石家庄最早的高层民居。

“15、33号楼建于1984年,是16层高的板式结构;1号楼则是25层高的Y字形混凝土浇筑建筑。其中1号楼不论是高度、造型还是建造工艺,都要难于另两栋建筑。”原河北规划设计院院长邢天河说。

为什么石家庄最早的高层民居会出现在这里呢?

“当时厂里职工不断增加,原有的宿舍不能满足所需,土地资源也有限。”86岁的高秀兰回忆。退休前她曾担任石家庄第二棉纺织厂厂长。要在棉纺厂职工宿舍原址盖楼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只有盖高层建筑。

盖高层,首先要解决建筑设计问题。

“15、33号楼高层的图纸,是我们从北京一家企业买回来的。”高秀兰说,1983年,能设计高层住宅的单位凤毛麟角,这两栋楼复制了北京这家企业的职工宿舍。

到20世纪80年代末,棉二筹建1号楼时,决定面向全国征集设计方案。最终,在投标的多家单位中,天津大学设计院的Y字造型方案被选中。

2021年5月17日,1号楼9楼。

刚买了二手房的赵伟正在装修。装修师傅现场向他抱怨,仅仅是砸掉阳台和卧室之间的非承重墙墙垛,就耗费了一天多——怕赵伟不信,师傅特意用拳头使劲擂了擂墙,“听听,每一面墙都是实心的。”

高秀兰听说这个事儿后笑了。她回忆,1号楼底部有300多根承重水泥柱,每一根都有设定好的钢筋数,“设计方的工作人员特别认真负责,每天蹲在地基前,一根柱子一根柱子地数,差一点都要求工人返工。”

不仅如此,当时没有全自动的水泥搅拌机,水泥、沙子和水的配比,全部人工称重,“连搅拌用的水泥罐都要称。”高秀兰说。

几十年弹指而去,如今,百米高层住宅在任何城市都早已不再新鲜。但有一个城市的建筑“长个儿”,却仍然引人注意。

位于今天唐山市朝阳道和建设路交口的市供电公司住宅,是一栋18层高层民居,通高不过60米,看上去有些陈旧。

“这栋楼现在看着不突出,但这可是原唐山市规划局批准的第一栋高层住宅。”唐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机关党委副书记钱振华介绍,这栋楼同样开工于1991年。

在唐山这片土地上盖起18层民居,意义重大。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强震,94%的民用建筑被震毁。

在重建过程中,建筑专家们首要考虑的问题是,房子怎么盖才能抗震。

专家们讨论之后,决定将唐山市的住宅建筑,按照地震安全评估结果和地震影响确定的地震烈度进行抗震设防。“根据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原则设计。”原河北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苏幼坡回忆。

1976—1986年,唐山重建的民居以5层条式楼为主,另有6层塔式楼和3-4层的条式楼,均按照抗震烈度Ⅷ设防。

正是因为唐山大地震,原建设部根据当时的建筑设计能力、施工水平,在全国首次发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此后的许多年里,出于抗震考虑,唐山市的民居建筑都不高。

这一设置却在1991年有了突破。

“20世纪90年代以前,建造的建筑都不高,住宅建筑更是如此,这在全国也很普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受到国家经济水平的限制,二是受到建筑抗震技术的制约。建筑所应用的结构体系也比较单一,当时房屋结构基本上都采用砌体结构,也就是过去通常说的砖混结构,很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体系。”河北建筑设计院总工习朝位解释。

“随着1989年国家颁布了1989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了以概率可靠度为基础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并于1990年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建筑抗震技术上升一个新台阶。”习朝位说。

“因计算机的普及、结构计算分析能力的增强,也为高层建筑设计奠定了基础。随着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建筑结构开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体系,使建筑结构体系更加多样,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等新型建材也有了快速发展和应用,大量高层建筑开始涌现。”习朝位说,“这不仅是唐山市,也是全国建筑能‘长个儿’的原因。”

时代在进步,建筑技术也在进步。

2009年1月获批的唐山君瑞国际花园小区,共32层,高97.9米。这是唐山市最早接近百米的住宅建筑。

除了市场需求,抗震技术的发展也为城市建筑“长个儿”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1年4月19日,唐山市新华西道,北方交通大学院内,原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苏幼坡蹲在负一层楼梯拐角位置,掀开墙角的遮挡物,露出一个直径40厘米的巨大胶垫。“这是地震后,唐山第一座采用了隔震技术的建筑。”

苏幼坡介绍,这种胶垫多为一层钢板一层胶垫,会安置多个在建筑基座上。当地震发生时,胶垫会像汽车减震弹簧一样吸收一部分地震的破坏力,胶垫具有的柔韧性也能允许建筑有一定幅度的晃动,从而减轻地震对建筑骨架和内部设施的破坏。

“随着建筑抗震新技术不断发展,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消能减震技术就是在结构中安装消能器(阻尼器),通过阻尼器的变形吸收和消耗地震能量,给结构提供附加阻尼,达到减小结构的振动反应,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习朝位说。

7月9日,石家庄建设大街,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科研生产作业楼,在套建改造时,就应用了消能减震技术。

走进大楼,在位于一层的中厅能看到所应用的巨大斜拉臂消能减震构件。

“消能减震技术应用于高层建筑会起到更好的减震效果,我们院已经设计了一批应用减震、隔震技术的建筑。”习朝位介绍。

“对于建筑抗震来说,建筑体型越规则,对建筑抗震越有利。这不仅要求建筑平面规则、对称、方正,建筑立面简单,并且在建筑竖向剖面上也不能有明显的不连续或者是突变。只有规则的建筑体型对建筑抗震才会更加有利。”习朝位说。

在建筑技术进步和建筑材料升级以及抗震技术提高的推动下,近百米住宅高层在唐山市不断拔地而起。1986年落成的30米高的唐山大地震纪念碑,曾一度巍峨地俯瞰整个城市,如今,被淹没在一片高层之中。

保定西大街。 河北日报资料片

传统民居:因地制宜的“万花筒”

在建筑领域,再也没有比民居更能反映当地自然地理特色和风土人情的不同。在我们身边,城市民居正在变得越来越像,但在乡间,很多民居仍保留着属于自己那片土地的特点。

2021年4月18日,周末,井陉县于家石头村。

游客们陆续在村头停下车,顺着一条凹凸不平的石子路走进村子。和别的景区不同,游客们来这里,不看山不看水,看的是一栋栋石头房子。

“于家石头村是太行山区民居风貌的典型代表。我省山地主要由太行和燕山两大山脉组成,近山民居也多采用‘靠山吃山’的民居建造手法。”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贾慧献说,具有相同特点的还有邢台英谈村,红色错落的民居也源自居民就地取材,采用当地石英砂岩建造房屋。

“类似的山区风貌民居,约占全省民居的35%。”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马锐介绍,这与河北倚太行、屏燕山不无关联。

2021年5月17日,邯郸串城街。

古街新貌,也保留着部分老民居特色。

“先看门檐,再看巷。”顺着邯郸规划设计院院长高瑞宏所指,串城街南段一栋古建本就高耸的门檐上,居然还设有一处一米多高的阁楼。“这是一处瞭敌塔,过去,因战争频繁,富户为保护财产安全,会安排专人在此处值守。”

位于串城街上,即便是曾留下蔺相如回车避让廉颇故事的回车巷,也没有想象中宽阔,尤其在两侧民居高大院墙的衬托下,更显逼仄。“河北早期民居带有很强的军事色彩。燕赵大地,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频繁,导致老百姓在建造民居时自带防御——高墙窄巷。”

以邢台、邯郸为主的冀南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这种气候特点,使民居结构必须关注如何抵御寒风。

“极具特色的冀南地区‘两甩袖’民居结构——平面布局呈‘凹’字形,左右对称两边出袖,两袖合围。‘袖’的布局非常适合当地的气候特点,能有效阻挡冬季西北风吹进正房。”高瑞宏介绍,除此之外,冀南民居正房和厢房之间有多个台阶构成的廊檐,既可以遮挡雨水,也可用作晾晒或休闲。

2021年5月21日,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副院长陈建伟拿出一摞卡片,上面是他们用半年多时间,选定冀东地区14个区县作样本绘就的精确民居样本。有趣的是,他们发现,冀东民居同样在和风做“斗争”。

“冀东民居正房正中习惯开一个后门,并在后门的西北位置盖一个用于遮挡西北风的拐角墙壁。冀东民居穿堂套院多,多为矩形,前院是猪圈等配套设施,中院是正房和东西厢房,后院是菜园和储藏间,一道穿越正中的屋门是冀东民宅的特色之一,这是为方便户主在几个院之间行走。”陈建伟总结。

穿堂套院的建造格局,有着浓烈的沿海特色:前后院的功能不同,穿堂还能形成良好通风效果——这并非冀东民居不需要保暖,而是在沿海潮湿的气候面前,通风和生活便利更被需要。

地缘因素的影响,也丰富了河北民居的多样性。

“冀中地区的民居多以合院为主,正房坐北朝南,一般三至五开间,中轴对称,窗户朝院内开不对院外。”贾慧献介绍,冀中民居南北长东西窄,这种合院结构受北京四合院影响较大。

同样的地域影响,在占比最小又靠近山西的冀北民居中,出现了兼具北方四合院,又带有山西民居特点的建筑。

“冀北地区气温低,为满足保温需求,民居大多选在向阳背风的缓坡地带,且修建得相对低矮。”邢天河介绍,一堂两屋的格局,有着相比其余地域更宽大的窗,这样的设计是为增加阳光照射的范围,提高室内温度。占据室内一半面积的土炕,也是同样的存在价值——取暖。

2021年7月14日,正定县周家庄村。

村民刘换肖热情地招呼客人在自家宽敞的客厅落座。这栋3间的民居有左右对称的卧室,洗衣间隐蔽在卧室后,东偏房是小厨房,入户门位于小院东南角,西南角是可冲厕所。

这是一栋当下常见结构的民居。

高瑞宏观察到,这种结构变化是由于近些年民居的设计越发侧重居住功能。

他回想起20世纪80年代为家人设计的一套民居——土炕位于正房东侧,西南角安置缝纫机,东北角是厨房。再往前推十年,缝纫机的位置是火炕。缝纫机和火炕能享受到突出位置,都是为了方便手工缝纫时对光线的需求——在那个年代,手工缝制还在生活中扮演重头戏。

到了21世纪初,太阳能、液化气普及,农村粮食存储空间也不需要那么大,其中一间储藏间改为室内厕所与洗澡间,基本达到城市生活的品质。

进入21世纪以后,民居的结构开始有了新的设计。

秦皇岛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  直向建筑事务所供图

新式民居:建造的点滴变迁

2021年4月9日,石家庄藁城区大同村。

村南一栋在建的二层民居正在上梁。

“左,再左,停,落,落,好。”石家庄轩立集成房屋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俊民用手势指挥着吊车,把一片欧松板嵌进一组钢架间完成了上梁,“装配式民居现场施工简单,工作都在前期。”

在视频中看到这样的盖房工艺,赵玉超看得发呆:“小时候盖房,上梁哪这么简单。”

赵玉超是辛集市南吕村村民,他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幅20世纪80年代的上梁示意图:房屋的南北跨度上的架构为梁,东西跨度上的为檩。梁和檩搭建好后,要铺一层苇箔上一层泥,“讲究的户主还会铺塑料布用于防水防潮,再用炉灰进行硬化,用以抵御雨水冲刷。”

“那时盖几间房,要用到土坯、苇箔、檩条、木梁、碎麦秆、黄泥、炉灰……”赵玉超扳着指头数。

当年用土坯做的墙,厚度可达75厘米,细密的泥浆和掺杂碎秸秆的土坯完全黏合,不透风不跑气,“土坯房看着土,住着很舒服,冬暖夏凉。”赵玉超描述中不无怀念。但随着抗震要求提高、建筑材料多元和施工工业化发展,土坯房逐渐退出了民居市场。

建材的变化,带来建筑工艺的不同。

辛集市南大过村昔日的建筑队工头刘二鹏感慨,曾经,他一瓦刀上的泥浆能刚好覆盖一整块砖。不借助任何水平工具,他砌出来的墙上,砖几乎总在同一水平面上。等墙体达到设定高度,只需要把定制的水泥预制板一块块排好,中间用水泥勾缝浇筑,房屋的主体结构就大功告成。

1987年,刘二鹏就是用这一工艺,盖起了南大过村的第一栋水泥预制板屋顶的新房。他也目睹了水泥替代泥浆,红砖取代土坯,预制板顶了檩条和梁。

但十余年后,这一建筑工艺,又过时了。

1998年,赵玉超转业回到南吕村,用当时流行的四梁八柱工艺,盖起了三间新房。

四梁指的是地梁、圈梁、过梁、挑梁,地梁加固的是地基,圈梁加固的是立面墙,过梁加固的是入户门,挑梁加固的是房檐。八柱是三间正房需要的立柱总数,同样采用水泥浇筑,二者的目的一致,那就是反复强化建筑强度。

建造工艺不断升级,但房屋构造大同小异。

“过去的民居没什么设计,只有正房偏房。基本立个框架,房子就盖好了。你去我们村看看,大半个村,可能家家结构一个样。”赵玉超所说的一个样,一般是厕所在大门的对角,厨房位于偏房,进门是客厅,两侧是卧室。

如今,“一个样”也在被打破。

2021年4月9日,石家庄轩立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陈俊民拖动鼠标,紧盯屏幕,眼前是一套民居的3D设计图,业主对卫生间和厨房的位置有一些特殊需求,这需要在加工建材前敲定方案。

“业主提出要求后,设计师会根据需求设计方案。小到窗户的尺寸、颜色,大到房屋结构、布局,完全做到按需定制。”陈俊民说,这些定制信息发送到车间的流水线,制作出带标号的零部件,再运到现场组装。

这在刘二鹏看来不可想象。

20世纪80年代末,他组建的建筑队,承揽十里八乡的民居建造工程,几乎一张图纸“盖”全乡。

偶尔有经济条件好的农户,提出外墙要用水刷石。还有的农户要求在大门外立墙上做一些几何图案,这是刘二鹏接触的最早的设计理念,也不过是加收几百元钱。

那是不是装配式民居的成本会特别高呢?

陈俊民笑着摇摇头:“一平方米装配式民居的建造成本只比传统建造工艺高出300元左右。但从隔热保温等性能来说,提高了很多。”

从砖混到装配式民居的变迁,其实是我国建筑领域逐步工业化的体现。

“装配式住宅建筑,一方面可以节约大量人力,这符合当下建筑工人逐渐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施工现场产生更少的建筑垃圾,加工过程都在工厂车间,施工过程污染也相应减少。同时,施工进度非常快。”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科研技术部部长付素娟介绍。

目前,石家庄主城区新建住宅小区有了装配式建筑40%占比的新要求,这一场建筑革命,从农村到城市,无一例外。

秦皇岛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  直向建筑事务所供图

建筑之美

建筑与科技

2021年7月3日,河北省政协院内。

下午2时,位于主办公楼一楼的行政处,室温已高达32℃。处长张文杰打开空调,在机器运转声中,室内温度慢慢降到28℃。

这本来是很多人日常工作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一幕,在这栋办公楼里却显得有些特殊,因为你很难区分,支撑空调运转的电能中,哪一度来自国家电网,哪一度来自这栋楼对太阳光的收集。

办公大楼能发电?

在这个大院里,主办公楼等9栋建筑的屋顶和外墙面上,共安装了5212.35平方米的太阳能板——这里是全国范围内省级政府机关第一个利用太阳能发电的项目。

太阳光被收集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转化,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在节假日期间,机关办公楼用电负荷较小时,多余电力并入电网,实现光伏和电网的效益最大化。”张文杰介绍,每年,这些太阳能板收集转化的电能有52万千瓦时,从2013年投入运行至2020年底,总发电量高达330万千瓦时。

这只是科技让建筑变得智能的一个侧面。

2021年6月18日,石家庄新华路,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当天的室外温度已达36℃,但进入一楼大厅,体感却只有26℃左右。而大楼的外立面乃至楼顶,却不见一个空调压缩机。

楼内恒温的秘密在哪?

“在建筑之下。”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原总建筑师李拱辰是这栋建筑的设计师。他用笔在纸上画出这栋建筑的轮廓,围绕建筑外围一圈,画了很多个密集的孔,“地下80米深常年保持在10℃-26℃之间,我们利用这个温度,来调节建筑内部温度,起到冬季取暖,夏季降温的效果。”李拱辰说。

这个过程同于空调运行原理。

住建厅办公室工作人员安志周带记者来到位于建筑负一层的地源热泵机房,机房里轰鸣的机器,连接着大楼外围250个直径在20-25厘米的换热井。

80米深的换热井内,地表水、地下水和浅层地热是实现建筑内冬暖夏凉的冷热源,经过一系列处理后,降温后的空气被送入大楼。

“我们计算过,如果采用集中供热,按照每采暖季每平方米31元的标准计算,办公楼总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需要采暖费约68万元。我们采用地源热泵取暖,每个采暖季的费用不到30万元,节省了一半以上的费用。”安志周介绍。

住建厅大楼利用设备实现了节能,位于石家庄的另一栋建筑,楼体自身就能实现温度调节。它又是怎么做到的?

2020年12月29日,气温零下3℃。

走进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办公楼,很快就暖和过来。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智能与绿色建筑研究所(被动房屋研究所)所长郝翠彩指指墙上的温度计,那里显示22℃——作为国内第一栋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公共建筑,这里的节能率高达90%。

被动房(相同技术原理的建筑,我国称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一词是个舶来品,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新风热回收技术,并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建筑。

简单说,让建筑借助自然条件和建筑材料,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前提下,满足建筑功能所需。

过去,建筑被认为是种粗活,“齐不齐,一把泥”。一栋更智慧更节能的建筑,精细化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种精细化从前期设计建模就开始了。

“你数数,咱们会议室现在几个人?”郝翠彩笑着说,“一个建筑空间,单位面积活动的人数不等,能耗也就不等。这些在过去并不被注意的细节,在建造一栋超低能耗建筑时,都要被纳入计算。”

这种计算,包括建筑所在地的气候、建筑中活动的人群、365天不同时段的能耗波动。“窗户的开口大小,甚至一颗钉子钉入外墙带来的热桥影响,都要通过精密计算进行处理。”郝翠彩介绍。

这种精密到什么程度呢?

郝翠彩走到窗户前,“看这个外遮阳帘。”会议室朝西的窗户一共有两个,建筑西侧视线开阔,夏季需要这个遮阳帘来降低西晒对室温的影响,但遮阳帘的固定又势必用到金属件。固定遮阳帘的金属件和墙壁之间带来热传递,这又会削弱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

这个矛盾怎么解决?

“建筑保温层无法固定遮阳帘,我们就在主墙壁和保温层之间加一个隔热垫,这个垫既能承重,又能断热。”郝翠彩介绍,类似的施工在设计上要求高,施工上要求更高,在窗户的气密性上,误差的要求都是毫米级。

河北是国内被动式建筑的发源地,全国第一栋超低能耗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都在河北试水,全球最大的超低能耗建筑群在保定高碑店市也即将投入使用。截止到2020年底,河北全省累计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项目141个、建筑面积440万平方米。

承德星空图书馆。 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建筑与环境

“又没约上。”

2021年7月14日,北京游客刘英抱怨着放下手机。

每年暑期,想到北戴河参观一座图书馆要靠“抢”,且一年内只能成功预约一次。

游客到图书馆不看书,建筑成为网红打卡地,这并不是董功设计这座图书馆的初衷。

这座图书馆位于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阿那亚社区的海岸线上,距离大海的直线距离不超过一百米,没有通往图书馆的路,游客要通过细碎的沙滩深一脚浅一脚走到图书馆门前。这里的原名叫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在高德地图里,它的名字后面会加注括号“最孤独图书馆”。

2015年底,“一条视频”采访建筑师董功时,拍摄了他设计的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在对外发布时将题目定为“全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

这条视频把这里带向“网红”。

其实,按照当时拍摄的环境,这个名字挺恰当的。

那时候,阿那亚社区大部分还未建,开发商邀约直向建筑事务所合伙人董功,在社区2.5公里长的岸线边设计一座图书馆,“最开始的设想,这座图书馆服务于社区居民,是社区的配套建筑之一。”董功说。

建成后的图书馆,满足这样的设定。进入图书馆,阅读区从2.5米逐渐攀升到7.5米,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几乎每一位读者会想到一句诗:面朝大海。

“做这个设计的时候,考虑之一就是调动本已经存在于场地的能量。一栋好的建筑往往同时能提供空间保护和精神享受。”按照这一设想,董功设计了不同于普通图书馆的冥想室、活动区,并充分考虑了光线、风、海浪等自然要素。

起初,他并不满意最孤独图书馆的说法。

但随着视频走红,借助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双重便利,京津冀乃至全国游客蜂拥而至,他们奔赴海边来体验的不是图书馆,是建筑本身。

文艺活动也开始青睐这里,孟京辉把戏剧搬到这里演出,大提琴音乐会在这里举行,动漫展览、读书会,图书馆因为建筑特色延伸出更多的公共活力。

“这样一座建筑,能够把人从遥远的地方吸引过来,我想,这是建筑有了打动人的一面。”董功认为,孤独这个词像一根针,刺破了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社会之间的隔阂,而建筑的设计之美,也变得不再孤独。

他渐渐释怀了。

与参观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一票难求相似,位于承德的星空图书馆,也非常难约。

“十一期间的房间早就订完了。”2021年7月19日,星空图书馆负责人刘晓敏翻翻客房预订表说。

星空图书馆位于承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八十三号村的皇家猎苑小镇,地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前端,翻过坝梁就是内蒙古草原。

7月的图书馆附近,被几千亩油菜花包围,刘晓敏种植的燕麦已结籽,引来成群的鸟啄食,住在图书馆,就像置身于漫画中。

这座图书馆是怎么做到和环境不违和呢?

“这也是我第一次来这儿震惊的地方。”刘晓敏说,这栋由两个蒙古包套在一起的建筑,布局了厨房、图书馆、阅览室、卧室等不同的空间,“这个空间融合了猎苑文化、蒙古包风情,这些对当地风土人情综合元素的运用,让房子看着不突兀。”

星空图书馆的名字,来源于星空。圆拱形玻璃屋顶,白天可采光,在夜晚可以看星星——不是一两颗星,是银河星带。“每年4-11月,我们这里都是观星的好时段。透过图书馆的玻璃屋顶,在房子里看星星,这满足了很多人对房子的一种幻想吧。”刘晓敏说,这栋房子让他看到了建筑本身的自然之美。

作为“图书馆”,这两栋建筑的功能性并不强,为什么人们会争相打卡呢?

“这是因为建筑空间与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内心需求取得了一致。”贾慧献说,著名的普利茨克建筑奖牌上镌刻着“实用、坚固、愉悦”三个词,人们打卡网红建筑,也是因为建筑还承载美。

不管是在大海边的图书馆体会孤独,还是在森林里的图书馆看星星,这些建筑之美的展现,都源自与河北丰富地貌特征的充分配合,而建筑,也越来越和这些地貌特质紧密结合。

比如位于崇礼冬奥场馆“雪如意”和“冰玉环”。

“雪如意”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跳台环形顶端、赛道剖面线形和底部看台,与中国传统吉祥物“如意”的曲线完美融合。

而从“雪如意”顶部的观景平台俯瞰对面,C字形的步道绕山而建,中间部分与“雪如意”相连。到了雪季,整个步道被白雪覆盖,自然地嵌入周边山体,宛若“冰玉环”。

广安大街、河北博物院、河北省图书馆位于一条直线,这原是石家庄第一期规划中的城市中轴线。河北日报记者赵海江摄

建筑与规划

2021年6月9日,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

85岁的李拱辰唰唰两笔画出一个长方块,补充上几条线。

老人在线条上标注范西路、东大街、西大街等街道,然后把笔尖点到省图书馆的位置,“1981年,我接到任务时,这里是一块空地,和今天河北博物院、科技大厦一起,这几处原本预留的是省会行政中心规划用地。”

此前,相关部门编制了石家庄第一期城市总体规划(1955—1975),广安大街和今天河北博物院、省图所在正是规划中的城市中轴线。

李拱辰又在图上添了几条线,并不断标注街道名字:“广安大街—中山路—博物院—范西路—省图书馆—科技大厦。”这一区域对应到石家庄地图上,这条线越发清晰起来。

“到1981年,同样位于这条中轴线上的省展览馆(今河北博物院)已经建好多年,新的图书馆要落地这里,要考虑实用、美观,也要兼顾这条中轴线。”李拱辰回忆。

“省图书馆最后选定的方案,是在深入分析功能要求、考虑图书馆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场地环境,形成了以书库楼、门厅、总目录出纳厅为中心的对称设计。”李拱辰说,省图书馆1987年开馆,朝南的正门,和原省展览馆北门刚好位于同一直线,这条线继续向北延伸,又刚刚好对应广安大街的正中间,完美贯穿了石家庄最初城市规划中的中轴线。

李拱辰又在笔记本上用铅笔勾勒出一个倒扣的“澡盆”,在“澡盆”下画了几根立柱,澡盆和澡盆相接,立柱和立柱并排。“这叫模壳建造法,是国家图书馆当时准备采用的。河北图书馆应用成功后,为我国的广泛采用开了先河,也为国家图书馆修建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一技术工期快,省图书馆主体结构这种工程,三四天就能完成一层建筑。”李拱辰回忆,最终,省图书馆不但如期完工,还为国家节约了40万元经费。

时光荏苒。2006年,省图书馆和河北博物院分别迎来了改造。

2021年5月21日,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郭卫兵,站在河北博物院新旧馆区的走廊,手抚栏杆。“我用这道走廊做中庭,加上下沉庭院,把新旧馆连接起来,既是对老建筑的致敬,也是对建筑原本的中轴线的呼应。”

顺着这道走廊进入南侧的新馆区,多功能厅和台阶同样作为中轴线将新馆区一分为二,但回字形走廊又巧妙削弱了这种割裂感。

同样,在省图书馆改建中,也保留了位于中轴线上的书库楼,利用这道中轴线来对图书馆的功能分区做文章,“在改建过程中,充分利用中轴线来达到新旧建筑的和而不同。”郭卫兵说。

定州博物馆观景台看到的定州塔。河北日报记者赵海江摄

在百十公里外的定州,有另一座建筑,将中轴线和2600多年前的古城进行了呼应。

2021年6月3日,定州博物馆。

两位年轻游客走到二楼的北侧观景台,伸出手臂,手机将年轻的脸和她们身后的玻璃窗收进同一个取景框。

许多人到这样一个地市级博物馆打卡的原因是类似的——从这里高近10米的窗户看出去,开元寺塔刚好位于窗户的正中间。

这并不是巧合。

“这是经过反复测算设计的。”设计师郭卫兵说,拿出设计方案前,他现场走访了多次。“定州是座有2600多年历史的古城,开元寺塔以及贡院都是当地非常重要的地标,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设计新建筑,要不违和、不突兀。”

“博物馆和贡院位于东西中轴线,这一点从博物馆大门就很了然。开元寺塔位于博物馆西侧,就有了利用观景窗的设计初衷。”郭卫兵说。

崛起于燕赵大地的邺城,曾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第一次采用了中轴线概念。今天,建筑师们依然在传统的中轴线概念中寻找建筑设计灵感,也是一种时空上的对话。

感谢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河北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华北制药、邯郸规划设计院、石家庄中央商务区项目部、开滦集团对本报道提供的大力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