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营

邢窑:谜一样的白瓷鼻祖

2021-04-22 18:55:41 来源:河北日报

河北日报深读钩沉2015.04.24第5版

□河北日报记者 王思达

■阅读提示

它是我国最早生产白瓷的中心窑场,被称为“中国白瓷的发祥地”,把陶瓷的工艺成就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它的产品洁白似雪、规范如月、坚若磐石,在盛唐时代和越窑并驾齐驱,形成了陶瓷史上的“南青北白”。

它结束了我国陶瓷史上长期以来“青瓷独尊”的局面,为后期白瓷和彩瓷的争奇斗艳奠定了基础。

它,就是唐代七大名窑之一,有中华白瓷鼻祖美誉的邢窑。

据文献记载,邢窑在唐朝达到鼎盛,成为我国早期生产白瓷的中心。但至晚唐,邢瓷细白瓷日渐式微。延及北宋,邢瓷在世已默默无闻,逐渐被定瓷取代。

在随后的千年间,邢瓷逐渐湮没于历史的千山万壑,成古,成谜。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中国古陶瓷研究的“邢窑之谜”

“在中国的陶瓷历史上,从商周以降,一直是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正是邢窑的成功兴起,宣告了这种单一格局的结束,并由此开创陶瓷青白两大体系。因此,邢窑的贡献在中国陶瓷史上是划时代的。”对邢窑的历史地位,年逾9旬的中国陶瓷考古研究专家叶喆民如此评价。

至唐开元时,邢窑和越窑一青一白并驾齐驱,获得“南青北白”的美誉。唐代陆羽《茶经》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

“唐代邢瓷精品的主要特征便是如银似雪,也正因此,在它衰落后,人们一直执着地寻找唐代邢窑遗址。而这种寻找,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邢台市邢窑研究所所长张志忠说。

张志忠告诉记者,邢窑,正是因其产地隶属古代邢州而得名。早期的窑址研究,因受条件所限,主要是以地名为依据进行考证。因此,他们认为唐代邢窑窑址应该在邢台县。

虽没有得到实地挖掘证实,但邢窑窑址在邢台县的论断,对后来者的研究影响很大。直到上世纪30年代末,著名历史学家傅振伦才第一次提出不同观点。

“傅振伦,邢台新河人,是研究地名学的专家,他根据唐代李肇《国史补》所记‘内丘白瓷瓯’,认为邢窑的窑址应在邢台的‘内丘县’而不是‘邢台县’。上世纪30年代末,他在内丘和临城交界发现了一个名为‘磁窑沟’的村名,并发表文章,认为此处可能是邢窑的所在。虽然他当时因交通不便和局势紧张未能亲临考察,但他的这种看法无疑为后人调查邢窑走向提供了线索。”已退休的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杨文山告诉记者。

1951年,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陈万里先后实地调查了定窑和邢窑的窑址。根据古陶瓷专家叶麟趾的早期研究,陈万里发现了失落千年的定窑窑址——曲阳县城北的涧磁村。而根据傅振伦先生的早期研究,对邢窑的调查地点定在了邢台市内丘县与临城县交界的磁窑沟。因未作发掘,陈万里先生对磁窑沟的调查成果仅是从地面上拣到了一些元代的黑瓷片,没有发现唐代邢窑的遗存。

专家们的屡次找寻无果,没有让时任邢台中学历史教师的杨文山灰心,他决心扩大寻找范围。

从1953年至1977年,杨文山在邢台市的内丘县、邢台县、沙河县境内进行了七次调查。几十年后的今天,已年逾古稀的杨文山仍清楚记着每次调查的地点:“对内丘县的城西进行了三次调查;对邢台县和沙河县的城西各进行了一次调查;对内丘、临城两县交界的西磁窑沟进行了两次调查。”

然而,幸运女神没有眷顾杨文山,近30年的苦苦寻找,却未能揭开唐代邢窑的神秘面纱。在杨文山的记忆中,最值得一提的成果是:“对西磁窑沟第二次调查时,在当地农民林生小老人的帮助下,对当时属于内丘的西磁窑沟村南和属于临城的村北进行了挖掘,发现了一些宋金的白瓷片——比起陈万里考察时发现的元代黑瓷片,又往前提了一步。”

上世纪70年代末,在邢台市郊的九座唐墓中出土了一批白瓷,这批瓷器造型规整、通体施釉、胎釉洁白,而且不施化妆土,和唐代文献记载相符。杨文山当时认为,这批器物应是唐代邢窑的细白瓷。

1977年,得知消息的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和叶喆民专程驱车赶到邢台,就唐墓出土邢窑瓷器访问了杨文山。据杨文山回忆,两位专家同意他对邢窑白瓷鉴定的这些看法,但认为:“如果确认无疑,还需要窑址取证。”

“未获得可靠的唐代窑址实物标本,邢瓷的断代、造型、胎质、釉色以及烧成等生产技术和工艺特点就得不到准确解答,相应的鉴定和研究更无法展开。”杨文山说。

唐代邢窑遗址在哪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邢窑之谜”甚至成了近代古陶瓷史学研究的一个专有名词。

“外行人”的惊人发现

1980年10月4日,河北省临城县祁村。陈二印和林玉山等一行沿“临祁公路”一路北上,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他们是“临城县邢瓷研制小组”成员,他们在进行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寻找唐代邢窑窑址。

1980年春夏之交,陈二印和陈月恩所在的临城县第二轻工业局想进行细白瓷烧制,计划恢复久已失传的邢窑,便组织成立了“临城县邢瓷研制小组”,开始寻找邢窑窑址。当时,张志忠所在的陶瓷厂也参与其中。

“根据文献记载,陶瓷考古专家们在内丘找了几十年,都没有找到唐代邢窑窑址,因此,对于在临城的寻找,‘邢瓷研制小组’的成员们自己心中也没底。”张志忠回忆。

转机出现在1980年10月4日,当天,陈二印和陈月恩一行人在临城县祁村和西双井村发现了三处窑址,更令人兴奋的是,他们不仅捡到了粗白瓷,还发现了洁白如雪的细白瓷。这是邢窑考古以来,人们第一次发现具有典型唐代邢瓷特征的细白瓷。

“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两件典型标本,一件是细白瓷‘短流鼓腹执壶’残片,一件是细白瓷‘唇沿浅腹璧足碗’残件。这两件标本胎质细密坚硬,白度很高,历经千年仍然焕发着光彩,非之前历次考察发现的宋金元残片所能比——这与文献中记载的唐代邢瓷‘白如雪’的特点十分吻合。”30多年过去,谈起当年的发现,年过六旬的陈二印记忆犹新。

他们认为,这三处窑址极有可能是盛唐时期的邢窑遗址。

这次惊人的发现很快在业内产生震动。1980年10月18日,已调到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的杨文山为此专门赶赴临城,前去祁村、西双井窑址进行查实。

当时,祁村村干部也来到了现场,他们告诉杨文山:1973年平整土地时,在祁村东南旱沟北坡挖出了大量类似的瓷片,但为便于耕作,农民们将这些瓷片埋入了地下。

根据村干部指定埋藏瓷片的地方,杨文山大体划了一个探沟范围,建议临城组织人员,对这个地方进行“探沟”或是“探方”挖掘。

1980年10月底,得知消息的傅振伦、叶喆民等专家专程从北京赴临城县进行实地考察,并召开了座谈会,基本认定了祁村、西双井窑址即为唐代邢窑遗址。

在座谈会上,专家们兴奋地表示:“临城唐代窑址的发现对填补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空白是个大贡献。”并建议“在第二年三月中旬或四月下旬召开一个由有关部门参加的邢瓷鉴定会。”

“谁也不会想到,破解唐代邢窑窑址之谜,文物考古部门没有夺得头筹,倒让隶属临城二轻局的工业部门——‘邢瓷研制小组’这个‘外行’抢了先。”张志忠感慨。

1981年春,张志忠首次与专家一起参加临城县祁村唐代邢窑遗址的挖掘,他们挖出一个1×2米的探方,结果,仅细白瓷器物就出土了十四种五十余件。

“当时我们挖开1.5米厚的黄土,发现了足足60厘米厚的瓷片堆积层,出土了‘瓣口瓣腹瓣足盏’、‘平沿弧腹圆足托’、‘短颈短流鼓腹执壶’等深埋地下千年的唐代细白瓷器物。”张志忠回忆。

1981年4月25日至27日,当时的邢台地区科委、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在临城县召开了由中央、省、地、县考古工作者和新闻部门参加的“邢窑与邢瓷艺术鉴赏会”,与会专家首先考察了瓷窑遗址,对出土器物进行了鉴定。大家一致认为,临城发现的瓷窑遗址应是“唐代邢窑”。

同年5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向海内外播发了《临城探寻到新的唐代瓷器窑址——出土的白瓷器物就是著名的唐代邢瓷》、《“邢窑之谜”的解开》等报道,将我国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公布于世。

至此,困扰人们多年的“邢窑之谜”得到破解。

然而,兴奋之余的困惑却仍然困扰着专家们:“根据文献记载,邢窑唐代窑址应在内丘,但窑址发现地点不是内丘而是临城,因此,部分专家认为,可能是文献记载有误。”

但当时在河北省地质矿产局工作的程在廉却有不同看法,他根据《陶瓷地质学》的观点,对邢窑窑址的位置和寻找邢窑的走向提出了新看法。他认为,古代建窑烧瓷大都就地取材,哪里有瓷土有燃料有水,哪里就具备了建窑烧瓷的条件。因此北起赞皇南经临城、内丘直至邢台县,属于相同地质结构,具有瓷土与煤共生的特点。因此他预测,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继临城之后将会在内丘和邢台县境内发现更多的古窑址。

“跨州连郡”的庞大窑区

临城邢窑遗址的发现,对内丘县考古工作者触动很大,他们坚信“文献记载不会错,内丘一定有邢窑窑址”。

1983年冬,内丘县组织了“内丘文物组”,开始在境内五个乡方圆12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普查。

经过近两年的调查,到1985年底,内丘县文物组在县境内先后找到了二十八处古窑址。这些窑址中,不仅有唐代窑址,而且还有北朝、隋朝、五代、宋金窑址,出土标本不仅有青瓷、黑釉瓷、褐釉瓷、粗白瓷、细白瓷、透影瓷和唐三彩,还发现了专供唐代宫廷“大盈”库的“盈”字款瓷器和之前从未见过的透影白瓷。

1985年12月初,当时的河北省轻工厅和河北省硅酸盐学会组织了一次考察活动,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内丘发现邢窑遗址,证明文献所记无误。而大量发现的精细白瓷以及专供宫廷的“盈”字款瓷器,更是证明唐代邢窑中心就在内丘,而之前发现的临城窑址则是邢窑的一部分。

“内丘邢窑遗址的发现虽然没有临城发现窑址时那么轰动,但意义却十分重大,它印证了古代文献记载的准确无误,解决了一桩历史疑案。”张志忠表示,如果说临城窑址的发现“初步揭开了邢窑之谜”,那么内丘窑址的发现可以说“正式揭开了邢窑的庐山真面目”。

继临城、内丘之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邢台市区和邢台县也发现了时代约为北朝时期的邢窑的早期窑址。一处窑址位于邢台市区顺德路北段,遗址面积20000余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另一处窑址位于邢台县西坚固村,采集标本有青瓷碗、罐、盆以及窑具三角支钉、齿形垫具等。

“这一系列的发现纠正了之前学术界对邢窑研究的诸多错误认识。在遗址发现之前,一般学者认为邢窑的烧造时间很短,但邢窑遗址被发现后证明了邢窑的烧造历史是源远流长的。”内丘县文物保管所所长贾城会说。

另外,根据内丘及其邻县存在着大量具有共同特点和彼此相连的窑址这一事实,专家们认为,邢窑和越窑一样,也应是一个“跨州连郡”的庞大窑区。“如果内丘窑址是邢窑的中心,那么临城以及隆尧县、邢台县和邢台市区内的窑址,也应是邢窑的‘有机组成部分’。”

1996年12月,邢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4月,在内丘县城关镇服务楼及周边区域建筑拆迁施工中,大量邢窑文化遗迹被发现。

当地文物部门经过20多天抢救性清理,发现了重要的文化遗迹——隋唐时期6座邢窑窑炉和丰富的瓷片堆积层。

同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河北省文研所联合市、县文物部门组成考古队进驻内丘,对该遗址开始了长达6个月的考古发掘。

“在那次发掘中,11座窑炉的发现是非常重要的收获,为研究邢窑早期窑炉和产品提供了非常难得的资料。”省文物研究所研究馆员、当时的考古队领队王会民说。

在发掘中,还发现了大量隋三彩。隋三彩的首次发现,证明邢窑至少在隋代就成功烧制出三彩器物,其唐三彩是隋三彩的继承和发展。

最终,考古队共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发现北朝至唐代窑炉11座,墓葬22座,井35眼,灰沟6条,灰坑144座,出土遗物多为瓷器和窑具残片,数量20万件(片)以上,完整和可复原器物约超过2000件,另外还出土了隋三彩和大量的砖瓦残片及瓦当模子。

2013年,此次考古发掘项目成功入围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